返回網站

從親子依附看我「曖」你

2020年1月13日

作者為覓井文化專欄作家,可前往閱讀更多相關心理學著作

你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呢?

  1. 「我能夠放心的倚靠別人也能讓別人仰賴自己。不管是發生難過的事或是開心的事時,我都能夠很放心、自在地和別人分享。在進入一段親密關係時,我相信自己的另一半很愛自己,即使曾經被對方拒絕或是傷害。」
     
  2. 「我很渴望一段你儂我儂的親密關係,可以和對方整天黏在一起。我也喜歡花自己大部分的時間和朋友或另一半相處,因為我享受身邊一直有人的感覺。有時候周遭的人會用各種原因拒絕我的邀約,讓我深深覺得我真的不被喜愛。」
     
  3. 「我很獨立,而且幾乎生活中的每件事情都是靠自己完成的。雖然我也有自己的朋友和另一半,但是說實話每當他們在情感上比較靠近自己時,我都會感到恐懼或是一股想要逃離的感覺。我很需要個人的空間,也不太會去打擾別人。我也不太會為關係許下承諾。」
     
  4. 「我有時覺得自己很矛盾,每次都拚了命的進入一段親密關係,但是一旦面對到兩人未來的大事,我就會縮進去,更糟的是可能還會把對方推開。我感覺自己是渴望一段美好的關係的,但是似乎自己又沒有自信與把握能夠擁有幸福,所以我時常在追尋與閃躲間徘徊。」

上面所述的四種「我」其實正是源自於20世紀的英國知名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與美國心理學家)—瑪莉•安沃斯(Mary Ainsworth)兩人的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依附理論中包含四種依附類型(Ainsworth, 1973; Bowlby, 1969):

  1. 安全型依附 (secure attachment)
  2. 焦慮型依附 (anxious attachment)
  3. 逃避型依附 (avoidant-attachment)
  4. 混亂型依附 (disorganized attachment)

其中,約翰•鮑比指出安全型依附的人在與人相處的關係上較健康,也時常能夠幫助其他三種依附關係者改變社交模式。全世界大約有50-55%的人屬於安全型依附的人格特質,而焦慮型依附的人則落在20%,緊接著是15-20%的逃避型依附者,以及5-10%的混亂型依附者。

依附理論的實驗根據

1960年代,約翰•鮑比還未正式升任為孩童心理學醫生時,正在英國一所專門收容問題孩童的診所受訓。培訓期間,約翰•鮑比發現這群既冷酷又愛鬧事的青少年具有一個共通點:都來自於一個破碎的家庭。所謂的破碎是指說孩子家中的照護者皆未提供孩童應有的生理或是心理上的照護,比方說當孩子餓肚子哭嚎時,其照護者可能採取忽略的態度。隨著約翰•鮑比的理論越加被診所孩童的實例所證明,一位美國的心理學家—哈里•哈洛(Harry Harlow)­決定利用他在靈長類動物的專業進行一項實驗,看看像人類這樣的哺乳類動物是否真的很需要「親密關係」。以下就讓我們快速看一下這項有趣的實驗。

從實驗中,我們可以看到一開始小猴子先進行了一陣子的探索,確定兩邊的假玩偶都無攻擊性後才開始接近它們。雖然那隻小猴子總是很聰明的跑到由鐵絲做成的假玩偶去吸取牛奶,但每每牠吸得差不多了,就會快速跑回到跟自己一樣毛茸茸的代理媽媽身上。可以特別注意的是,後面哈洛故意放出一個機械玩偶嚇唬這隻小猴子,看看小猴子會選擇誰—鋼絲玩偶或是毛絨玩偶—作為自己依靠的對象。最後小猴子果真選擇跑向這位代理媽媽—毛絨玩偶。由此可見,小猴子在心理上的依附需求遠遠大過於生理上的需求。

在約翰•鮑比發表了他獨樹一格的依附理論不久後,被該理論深深吸引的美國發展心理學家瑪莉•安沃斯也針對學齡前孩童進行了一場實驗。首先,在經過家長的同意後,安沃斯教授先請孩童家長陪伴孩童在一間房間玩耍。過沒多久,一位陌生人進到房間與母女兩人進行些微互動。不久後,孩童的母親則獨自離開房間,留下孩童和那位陌生人。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在媽媽關上門的那一刻開始嚎啕大哭,一直到母親回來安慰她才結束哭泣。雖然途中陌生人試圖安慰小朋友,但是小朋友還是哭個不停。同樣的實驗反覆兩次,小朋友皆在母親離席時展現生理上懼怕、焦慮的反應,並且在媽媽回來時即恢復正常。安沃斯表示,這名小小孩的反應顯示她擁有一段健康的安全型依附關係。而一名焦慮型依附或是逃避型依附的孩子,前者通常會在媽媽回來後持續大哭,甚至到哭鬧的程度,後者則是在母親離開時冷眼一看後,不為所動。

從種種的實證研究和長期追蹤觀察中,約翰•鮑比、瑪莉•安沃斯及哈里•哈洛等人皆視孩童早期的家庭關係為影響一個人往後在人際關係,更甚是親密關係中相處互動的關鍵因素。下周,我將為大家深入解釋上述四種依附關係者的行為模式和一點關於他們的心理世界。或許你剛剛為自己和另一半所測出來的是下面三種不太健康的依附關係,我要很認真的告訴你:「沒關係!雖然早年親子生活確實深深影響著我們,我們還是能夠靠著自己和身旁的幫助重塑自己未來的親密關係!」那麼,就別錯過下周的文章囉!

參考資料

  • Ainsworth, M. D. S. (1973). The development of infant-mother attachment. In B. Cardwell & H. Ricciuti (Eds.), Review of child development research (Vol. 3, pp. 1-94)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New York: Basic Books.
  • Bretherton, I. (1992). The origins of attachment theory: John Bowlby and Mary Ainsworth.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8, p. 759-775. doi: 10.1037/0012-1649.28.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