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削鞋帶還是削鉛筆?從鞋帶看幻想捏造記憶的科學

2019年12月2日

生活情境劇

[兩周前]

老婆:ㄟ,老公,我們下下禮拜周末去吃這間餐廳,慶祝一下我們結婚10周年,好不好?聽說這間很不賴呢!

 

老公:[正在努力抓寶可夢的神獸帕路奇亞中] 喔,好,剛好那週週末課長也沒約我去打球,那就去慶祝一下吧!

 

老婆:耶,開心!不吵你了,記得訂位喔!

 

老公:耶,終於!好啦,我再訂啦!

[兩周後]

老婆:您好,我們有訂2位,7點的位子。

 

服務生:請問訂位電話是多少呢?

 

老婆:0912-345-678

 

服務生:ㄜ……您確定是用這支電話訂的嗎?我找不到耶!

 

老婆:[回過頭去叫老公過來] ㄟ,是用哪支電話訂位的?服務生說找不到訂位紀錄。

 

老公:妳問我,我問誰?位子不是妳訂的嗎?

 

老婆:我沒有啊!明明是你說你要幫忙訂位啊!

 

老公:哪有!明明就是妳說妳要訂!

……

oxoxox

……

你是否對於上面這對夫妻的對話與爭執感到很熟悉呢?根據親子天下雜誌的報導(2018),夫妻之間時常發生衝突的其中一個原因,就在於其中一方或是雙方「過度依賴記憶」(曾多聞,2018);也就是說,如同上述那位先生一樣,明明是自己忘記自己說過的話,卻反過來怪罪自己的太太記錯事情,破壞了兩人之間的情感。記錯事情而引起的關係衝突可能還算小事,但是假如因為記錯事情而引來牢獄之災,事情可就大條了。美國就有一個研究(Albright, 2017)指出有許多清白的人,因著別人錯誤的記憶而被無辜逮捕入獄。該名研究發表人,Thomas D. Albright提到,在透過指認人逮捕嫌疑犯的案件中,有高達75%的案子經上訴後發現為烏龍指證(2017,頁7758)。

你是否也很好奇,到底人們的記憶力有多麼不可靠呢?今天我將和大家分享一項關於想像捏造記憶的研究,一探記憶心理學家如何利用鞋帶作為科學研究的素材,了解記憶與幻想之間的奧秘。

美國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兩名教授—Ayanna K. Thomas及Elizabeth F. Loftus—在2002年時邀請了210名當時正在華盛頓大學念書的大學生,參加一場有趣的心理學實驗。這場研究總共分為三個階段:(1) 事實的編碼 (2) 事件的想像 (3) 結果測試。首先,Thomas & Loftus設計了54項行動指示,其中的27項為正常行為[1],另外的27項任務則為怪異行為[2](Thomas & Loftus, 2002, p.425)。

編按[1] :「正常行為」是指合乎邏輯和常理的行為舉止(如擲硬幣、用筆簽自己的名字等)。

編按[2] :「怪異行為」是指不合乎常理的行為舉動(如拿削鉛筆機削鞋帶、把空杯子掛在耳朵上等)。

一、事實的編碼

在研究的第一項實驗中,這兩位研究者將大學生們隨機分配在九個不同的組別—每個組別所拿到的行動指令在順序上不大相同—個別接受這54項行為號召的測試。在每一位受試者的座位上,會放有與每個指令密切相關的道具(比如說鞋帶、削鉛筆機等等)。這九組的研究人員接著會請每個大學生確實做出其中18個指令的動作、想像另外18項指令會需要的動作,而最後的18項則會直接被省略(Thomas & Loftus, 2002, p.425)。每一組的同學所被要求的18項動作題和18項想像題不完全相同,而每一個題目的行動和幻想時間皆為15秒鐘(p.425)。

二、事件的想像

在接受完36項任務的荼毒後,大學生終於可以喘口氣了,一直到隔天(24小時)才被請回到實驗室。在第二階段的實驗情境中,這群大學生再次拿到同樣的54道題目,不過這一次他們完全不必針對任何一個行為指令做出真實的舉動,而是針對研究人員挑選的題目分別進行為數一次7秒鐘的行為想像,以及為數五次7秒鐘的想像(其中不免又有那道「用削鉛筆機削鞋帶」的題目),因此這次每位大學生皆假想了108個動作(Thomas & Loftus, 2002, p.425-426)。

三、結果測試

終於來到最令人期待的成果測試階段了!為了要更深入了解人們對於每個記憶的深淺度,Thomas & Loftus將記憶劃分為「清楚記得」(remember)及「依稀記得」(know)兩種,並要求大學生們在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實驗後的兩週,針對每一個動作指令標示他們是否「清楚記得」或「依稀記得」實際做過「用削鉛筆機削鞋帶」這類的動作(Thomas & Loftus, 2002, p. 426)。

你猜結果如何呢?想不到,人們在被要求想像一個動作五次以上後,就很容易誤以為自己做過那件事情,即使是再特異的舉止(如上述的「用削鉛筆機削鞋帶」)也是如此,而且這種錯誤的認知整整比正確的記憶高了14%(Thomas & Loftus, 2002, p. 429)。Thomas & Loftus推測這樣的結果可能是因為,當人們不斷重複推演一件事情或動作時,大腦的歸因機制(attribution)會將事件中較明顯的特徵儲存起來,當下次同樣的提示或信號出現時,人們就會自動想起這個過往的記憶,即使他們可能從來沒有真的發生過(p. 429)。

希望看完了這篇研究後,你也和我一樣開始覺得下次再因為「記憶/印象」的問題跟家人或朋友爭吵時,先冷靜下來想一想是不是自己記錯了。就算記錯事情的人不是我們,但只要能讓彼此的關係得到舒緩,我想就算要假裝自己記錯了應該也不算吃虧吧!

參考資料: